亚洲狠狠,一级黄色大片,日韩在线第一区视屏,韩国作爱视频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青青草华人在线视频,国内精品久久影视免费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暗語一打消息來 高送轉股泄密路徑大曝光

2009-03-28 02:21:41

“喝茶秘方=枸杞10錢”,一條神秘的短信出現在一位私募經理的手機屏幕上,這到底意味著什么?

每經記者 此輪反彈以來,造就不少大牛股,而其中最吸引人莫過于高送轉概念第一股中兵光電,10轉10的方案刺激股價翻番;同時也引爆了炒作高送轉個股的行情。市場高送轉的傳聞四起,造就不少的“消息牛股”。比如西飛國際年報將高送轉的傳聞在2月13日已經在萬隆證券網站上出現,海泰發(fā)展年報將每10股轉10股、華星化工年報將每10股轉5股等消息在一個月前,就已在財經網站的各大股吧中流傳。這些公司的股價在年報公布前均不約而同地大漲迎接年報披露,傳聞方案都一一證實,這些傳聞究竟來自哪里?《每日經濟新聞》今天為您揭開其中的秘密。 【怪狀】 手機出現神秘內容 “喝茶秘方=枸杞10錢”,一條神秘的短信出現在一位私募經理的手機屏幕上,這到底意味著什么?后來得知,這是某一家上市公司未公布年報送轉方案的內容。 3月已經到了2008年年報的密集發(fā)布期,其中不乏部分優(yōu)質個股,高分紅、高送轉等概念成為市場熱捧的對象。然而高送轉的個股在消息公布前,大多有驚人的漲幅,看看年報第一股中兵光電(600435,收盤價17.96元)曾經的瘋狂,再看看步步高(002251,收盤價44.66元)年報確定高送轉后的暴跌,其幕后演繹著不同的高送轉故事。 近來有不少投資者向《每日經濟新聞》曝料,高送轉傳聞頻現于市場中,并且常常是出現在年報公布以前。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價與送轉消息交相呼應,配合得極好。如果送轉越高,股價上漲就越猛烈。 公司年報出臺后,相當一部分的送轉方案印證此前的傳聞內容,但也有部分公司出現了一些的差距,曝料人士稱,或許這是上市公司臨時改變了送轉方案。 業(yè)內人士分析,也許某些送轉方案剛好與投資者猜測一致,存在一種巧合因素,但如此多的巧合都可以集中地變成現實,或許就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且這些存在高送轉傳聞的公司,股價大多在年報正式公布前大幅上漲,正式公布時卻出現了不少“見光死”的案例,這些太多的巧合交織在一起,或許藏著什么秘密。 【現實】 股價飆升與傳聞同步 回顧今年1月份,就在市場擔憂今年年報數據將集體走差的時候,中兵光電推出每10股轉10股的分配方案,拉開2008年年報行情的序幕。 高送轉概念立即成為市場最受歡迎的炒作題材,市場資金蜂擁而至,而它自1月15日20元出頭,經過了1個多月達到歷史最高價40.78元,期間多次出現漲停?!鞍駱拥淖饔檬菬o窮的!”上述私募經理表示。中兵光電為后續(xù)傳出高送轉傳聞的個股的炒作,提供了樣板。 記者查看中兵光電炒作高送轉題材后發(fā)現,其年報于1月15日亮相,在此后15個交易日里股價接近翻了一倍,2月13日創(chuàng)出40.78元的歷史最高價。 此時,市場上已經出現不少高送轉傳聞的個股,比如西飛國際年報將高送轉的消息2月13日就在萬隆證券網站上出現;海泰發(fā)展年報每10股轉10股、華星化工年報每10股轉5股等消息早在一個月前,就已在主流財經網站的股吧里面流傳開來,此后都被年報印證了其真實性。 以步步高為例,早在2月4日就有網友在“東方財富網”股吧里發(fā)帖稱,“步步高2008年每股業(yè)績1.45元,每10送10股派2.8元”。 此后,步步高年報于2月26日公布,正式公布的每10股送4股轉6股的送轉方案與之前廣泛流傳的內幕消息相差無幾。 而在此期間,步步高的股價穩(wěn)步上升了近20%。但等送轉方案正式公布后,股價卻連續(xù)2個交易日打至跌停板了,知曉內幕消息、提前介入的資金出逃跡象非常明顯。一位業(yè)內人士直言,炒作高送轉題材的資金早已在高位套現了。 被證實的傳聞遠不止這些,遠光軟件(002063,收盤價18.90元)、濟南鋼鐵(600022,收盤價7.42元)、九陽股份(002242,收盤價48.60元)、迪馬股份(600565,收盤價7.56元)、鵬博士(600804,收盤價14.04元)等有較高送轉方案的個股,都是在年報公布前就有相關送轉的信息在網上流傳,后大多被證實。 但也有部分出現送轉方案發(fā)生變化的,或許這是為了不與此前傳聞的內容太一致而招來調查,但正式公布的送轉方案,也相差不大,有的甚至只相差了1股或2股。 遠的說說步步高、濟南鋼鐵案例。早在年報前,市場就已經充滿著對這兩家高送轉股的預期,主力逐步將股價推高。股價越高,這種預期越強烈。當高送轉的分配方案成為現實,股價卻再也沒有回到前期高點。近的來說,遠光軟件、鵬博士等送轉方案早就在市場上流傳,消息“見光”后的股價便不再風光。 這些在上市公司公布高送轉方案前介入的神秘資金來自何處?他們可以逐步推高公司股價,而又利用充斥網絡的各種各樣高送轉傳聞拉升股價,并且出現的時機也相當好,大多是在年報公布前的一個月?!睹咳战洕侣劇帆@悉了一個典型案例,這里我們回到文章的開頭一幕。 【私募經理】 輕松接到暗語短信 一私募經理拿起震動的手機,屏幕上的文字顯示:“喝茶秘方=枸杞10錢”,他會意地笑了一下,似乎是得到了什么盼望已久的信息。 記者此時恰好坐在該私募人士的對面喝茶聊天,因為熟悉才能得知短信的內容。顯示的手機號并沒有顯示來信人的姓名,其中的秘密不言而喻——這位私募朋友稱,這是某一家上市公司送轉的方案,隨即他將此條短信轉發(fā)了出去,對某一個股票的運作進行了部署。 當然,出現在一些股吧、論壇等網絡上的傳聞不會像上面那樣打暗語,通常是某某公司將會每10股送轉多少股。然而這通常是在某一些神秘資金低位吸夠了籌碼,股價已經漲升一定的空間。隨后伴隨著傳聞在各大網絡上傳播,而漲速開始加快。等到謎底揭開時,一些個股因為換手充分而繼續(xù)走強,更多的是,莊家把貨倒給散戶,股價便會一蹶不振。 股價運行或許在1個月甚至幾個月前就設計好了,等的只是較為確定的“短信內容”而已,然而這條神秘的短信發(fā)自哪里? 【知情人士】 提前獲取內幕有路徑 “什么行業(yè)都有自己的圈子,也就是大家所謂的業(yè)內人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人士在電話那頭以嚴肅的口吻這樣說道,“有些圈子是公開的,但有些圈子只能在暗處活動,更不會輕易接觸不熟悉的人員?!? 通過接下來的對話,記者逐漸明白了他說出上述言語的潛臺詞。 這里所謂的“圈子”,就是比如說炒房團有他們的圈子,私募界有他們的圈子,而部分上市公司董秘們也有他們的圈子,甚至其他上市公司的高管圈子,也是客觀存在的。 炒房團可能會集中大家的信息,選定樓盤集中買樓;私募們可能會交流近期市場熱點,大家集中資金拉抬股價后將散戶套在高位;而董秘們的圈子則可能成為部分上市公司交流信息的平臺。不能確定的是,這些信息是否會與公司股價有直接的關聯,但肯定會有一部分未披露的上市公司信息從這個圈子里,有意或者無意地傳播到外界去。 2007年杭蕭鋼構的證券事務代表泄露內幕消息一案,當事人被處以刑事處罰,成為當年證券界的一項大事,震懾了不少內幕交易者的心靈,而上市公司高管泄密事項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動靜太大,當然會招來許多麻煩,這就是部分董秘們組成自己小圈子的原因,且要加入他們的圈子,審核是極為嚴密的。 據該私募人士介紹,首先需要圈子里的人推薦,也就是知根知底的人才會被邀請進他們的圈子;其次還會需要當面確認身份,以及調查在上市公司職位的真實性,之后才有可能成為他們圈子里的一員,共享這些信息資源,或許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公司或者公司高管,總能抄底其他上市公司股價的原因之一。 當然不是上市公司人員,根本是不能接近這個圈子核心的。一些基金經理,私募界人士也只能從某些關系較好的圈內人處得到一些內幕信息,之后私募界、基金界等圈子才會共享這些資源,然后再逐漸擴大,為配合操盤手的拉升股價,內幕消息最終會在市場上散播開來。 有了準確的消息,私募人士當然不會錯過賺錢的機會。他們會慢慢在低位震蕩吸籌,等籌碼吃夠后,便在市場上散播出高送轉等等利好傳聞。特別是年報披露期間,國內各大財經網絡論壇、股吧里經常會出現某某公司年報將有高送轉方案公布,并附有具體的送轉數額,吸引普通投資者對這些高送轉概念的追捧。而上市公司股價更是在悄無聲息中上漲,等到最后兌現傳聞,私募資金早已在高位撤離,留下散戶在那里站崗。 專家建議 監(jiān)控制度有待加強 上市公司送轉方案等重要信息頻繁泄漏,市場究竟該如何去監(jiān)管,以確保證券市場信息公平性。記者采訪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 喬新生教授認為,我國證券法明文規(guī)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重大事項,非經董事會程序通過公開披露,董事會成員不得泄露。而就證券市場各種傳聞消息滿天飛的現狀,主要原因還是我國還處于“身份社會”,它的信息傳播方式與西方國家的“契約社會”不一致,中國式的“身份社會”里,董事長后面還緊跟著許多高管,造成信息分散度較高,泄露風險也就隨之加大。 另外,喬新生還認為,中國證監(jiān)會在調查市場違規(guī)案件時,主要還是采取“槍打出頭鳥”的方式震懾市場,2007年杭蕭鋼構案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對如何加強上市公司未披信息監(jiān)管力度,喬新生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應該實行過錯自辯的制度。一般社會上有開始瘋傳的上市公司未經披露的信息,后來被證實的,董事會相關成員應當自證清白,否則就要追究信息違規(guī)披露的責任;證實涉嫌違規(guī)泄露未披露信息者,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其次,建立更加完善的上市公司高管財產申報披露制度。如果在某一個時間段,高管財富激增,就值得懷疑。如果高管不能給出財富暴增的合法理由,那么就可以立案偵查其是否存在違規(guī)情形。 但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F在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時,好像也在刻意回避與市場傳聞相同的內容。就如傳聞送轉方案的比例來看,與前兩年相比,今年已出現幾個較為另類的分配方案,再怎么查,也是查無對證的。 市場還有另一種情況,由于證監(jiān)會對上市公司高管監(jiān)控較嚴,部分高管并不會輕易買賣自家公司的股票,而是在得到其他上市公司內幕消息后,利用其證券賬戶或者是其親屬的、偽造的賬戶,悄然買入有利好消息的股票,從中牟取高額回報;同時也就在一定程度避免了受到調查。假如在受調查時,因為高管是買賣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屬于一種正常的投資行為,也就不會受到什么懷疑了。 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里傳播信息,互相炒作對方的股票,如果有這一種手法,監(jiān)管層就更難控制了。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