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7 18:35:20
事實上, 近年來,有房有車并不再意味著就可以喘口氣歇歇了,還得有車位!這早已不是北上廣一線城市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今在二線甚至三線城市也普遍存在。各地的“搶車位”大戰(zhàn)也就愈演愈烈——“每天都急著下班,不是因為工作緊張,而是因為小區(qū)車位太緊張”, “下班了根本不敢開著車出去放松放松,著急回家停車。晚兒一點,車就沒地方停了”。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牛小歐
每經實習記者 牛小歐
近段時期,一線城市和一些熱點城市的房價上漲迅速,房價成為全社會的焦點,深圳“6平米88萬公寓”則更是引起了“買不起房”等相關話題的激烈討論。
事實上, 近年來,有房有車并不再意味著就可以喘口氣歇歇了,還得有車位!這早已不是北上廣一線城市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今在二線甚至三線城市也普遍存在。各地的“搶車位”大戰(zhàn)也就愈演愈烈——“每天都急著下班,不是因為工作緊張,而是因為小區(qū)車位太緊張”, “下班了根本不敢開著車出去放松放松,著急回家停車。晚兒一點,車就沒地方停了”。
而隨著車位成為稀缺資源,能不能用合適的價格買到合適的車位也就被大家所憂心。
據東方網報道,9月21日,位于上海真朋路上的中環(huán)一號三期的業(yè)主們,冒著雨、打著傘,叫了外賣,站在真朋路38號商鋪前,打算排上三天三夜,為了能夠買車位。
東方網的記者在現場看到,大概六點半左右,已有百余名業(yè)主在排隊,有人發(fā)號、有人登記,隊伍秩序井然。然而據記者了解,這并非開發(fā)商組織,而是業(yè)主自發(fā)行為,而為了排隊有序性,登記信息上還要寫明業(yè)主具體住宅信息,以便每天點名。
為何業(yè)主們要冒雨排隊買車位?東方網記者了解到,中環(huán)一號三期2015年建成交付,其中地庫停車位共計364個,但目前有資格買車位的有700多戶,車位緊俏。
據業(yè)主馬先生介紹,大約三天前,他們接到了開發(fā)商的告知信。信中稱,中環(huán)一號三期三組團地庫停車位售賣情況為:認購時間為9月24日周六,上午9時;認證地點為真朋路83號商鋪;車位售價為,標準車位28萬~35萬元/個,微型車位:18萬~23萬元/個,子母車位:52萬~55萬元/個;認購車位方式為:先到先選,售完為止。
馬先生說,前兩天很多業(yè)主也并沒有在意,直到看到有業(yè)主陸續(xù)排隊,其他業(yè)主也就跟風前來,一下已經排到了一百多號。而之所以業(yè)主們都把目光瞄準地下車位,源于地上車位僅有兩位數,且不是每撞樓下面都有車位,實在無法滿足業(yè)主需求。
業(yè)主王先生說,目前小區(qū)內每天地下車庫是停滿的,排隊購也是未雨綢繆。不過也有業(yè)主認為,開發(fā)商放出這個信息,造成了恐慌購買的現狀。
而據《中國經濟時報》8月4日的報道,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搜寶崇文大廈的一個車位(76平米)簽約價格已達475萬元人民幣,這是北京乃至全國車位賣得最貴的一個。
盡管北京的房價依然處于高位,但475萬元可在北京五環(huán)內很多地方買到一套不錯的房子。也就是說,這個車位的簽約價格已超過北京一套中小戶型房產的價格。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車位成交19896個,而車位庫存在15萬個左右,對比北京的車位需求,并不算多。2016年,車位的平均價格為6036元/平方米,相比2015年漲幅并不高,但單個車位的均價在2016年刷新了歷史,達到24萬元。
數據顯示,在北京2016年已成交的2萬個車位中,低于10萬元的車位只占17%,超過30萬元的占13%,而價格超100萬元的達377個(其中部分是集中式車位)。
這么算來,“6平米88萬公寓”是不是不貴呢?!
事實上,不僅在我國,全球各大城市都在為給這四個輪子一個“安身之所”而絞盡腦汁。停車難幾乎是所有大城市的通病。地有限而車猛增,這個問題已是城市建設中“成長的煩惱”。因此國內外各大城市都想辦法對付“停車難”,讓我們看看他們都是怎么應對的。
美國:重視停車場的建設
美國被稱為處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停車場建設是美國人最重視的問題之一,上至政府,下至商業(yè)住宅區(qū)。在舊城市改造中,美國也堅持有計劃地增設停車場。
日本:車位等于牌照
日本面積只相當于我國的二十六分之一,卻擁有7800萬輛汽車。因此,日本人為了解決停車難的問題也是絞盡腦汁。根據日本法律規(guī)定,個人或單位在買車時都必須出具擁有固定車位的證明,否則交管部門將拒絕給新車上牌照。這種固定車位既可以是自有的,也可以是長期租借的。
英國:錯峰停車
在倫敦老城區(qū),不少雙道馬路上,在路中間黃線兩側,畫有斜向來車方向的停車線,并標有可停車時間限制。平時這個車道就是普通的行車道,而到了規(guī)定時間內,可以停車。
國情不同,所以方法只能借鑒,并不能照搬。具體應該怎么辦?誰也不能給出具體治標又治本的方案。不多說了,趁著主編出差,小編要趕緊回去停車了,晚了,你懂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