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7 00:22:55
20年時間,超級稻實現(xiàn)畝產從700公斤到1067公斤的突破,產量增長超過50%。目前,包括袁隆平在內的一大批科研者仍在進一步探索水稻產量的上限值。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攻關每公頃產量17噸,這是在近日舉辦的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上,“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透露的關于第五期超級雜交稻培育的最新進展,袁隆平稱這一目標有九成把握可以實現(xiàn)。
此時,距離袁隆平攻克水稻產量16噸/公頃尚不足2年。2015年,云南個舊首先實現(xiàn)16噸/公頃產量,2016年河北邯鄲示范片也實現(xiàn)了該目標。
2017年4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在三亞市海棠灣水稻國家公園見到了袁隆平第五期超級稻品種“超優(yōu)千號”。記者現(xiàn)場看到,與普通水稻相比,高產攻關示范田內的“超優(yōu)千號”結穗較多,同時穗也比較大。據(jù)了解,2015年5月,該品種在海南三亞亞龍灣水稻示范基地實現(xiàn)畝產941.79公斤,打破海南歷史最高紀錄。
有90%可能
4月中旬的海南三亞,高溫悶熱,不算是旅游的好時節(jié),但在水稻行業(yè)人士看來,這或許是最美好的三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的構建下,三亞已是中國及世界的水稻南繁基地。
4月12日,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在三亞舉行。據(jù)悉,快90歲高齡的袁隆平,這次是在身體抱恙的情況下參加。
剛出現(xiàn)在會場上,這位一直笑稱自己是“80后”的老人,便吸引了大量的目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即使距離很遠,仍有不少參會者站起身來,用目光迎接袁隆平入場。
“各位專家,很高興參加這一次水稻論壇,我借這個機會再說一下我們的超級稻的進展情況。”一上臺,袁隆平便直奔水稻主題,這和他的結尾“講完了,謝謝大家”一樣,沒有絲毫的鋪墊與客套。
“今年我們正在向新目標畝產1130公斤,即每公頃17噸攻關:我有把握說,有90%的可能(上17噸)。”在介紹了超級稻前四期的發(fā)展歷程后,袁隆平透露了目前第五期超級稻的最新進展,“如果大家有空,去開開眼界。”
據(jù)袁隆平介紹,稻谷的產量=生物學產量×收獲指數(shù)。目前,半矮稈品種收獲指數(shù)已非常高了,一般在0.55左右,進一步提高收獲指數(shù)已相當有限,因此進一步提高產量主要依賴提高生物學產量,保持原來高的收獲指數(sh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袁隆平展示的PPT最后,有一頁為“展望”,其中寫到:科技發(fā)展是永無止境的。追求農作物高產、高產、更高產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水稻仍有很大的增產潛力。
超級稻20年畝產增超50%
即使去年袁隆平和超級稻曾遭遇質疑,但關于超級稻的研究進展并未停滯。就在兩年前,袁隆平指導的超級雜交稻最高畝產還在16噸/公頃徘徊。
據(jù)袁隆平介紹,2015年,16噸/公頃的目標在云南個舊首先實現(xiàn),2016年,除云南個舊依舊達產外,河北邯鄲示范片也實現(xiàn)了這一產量目標。
事實上,超級稻育種計劃距今也不過剛滿20年。
1996年,農業(yè)部立項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立項之后,超級稻分別實現(xiàn)了一季稻產量700公斤/畝、800公斤/畝、900公斤/畝、15噸/公頃(畝產1026.7公斤)、16噸/公頃(畝產1067公斤)的目標,目前正在攻關17噸/公頃(畝產1130公斤)。
對比可見,20年時間,超級稻實現(xiàn)畝產從700公斤到1067公斤的突破,產量增長超過50%。目前,包括袁隆平在內的一大批科研者仍在進一步探索水稻產量的上限值。
值得注意的是,連續(xù)多年的增產,也使得目前我國水稻庫存處于較高水平,庫存壓力較大。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副院長鄧華鳳在水稻論壇上也表示,目前我國糧食面臨的形勢之一便是糧食總產量連年增加,我國糧食的庫存量也連年增加。而據(jù)隆平高科副總裁青志新介紹,2016年,我國稻谷期末庫存約1.58億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