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30 23:23:0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的很多上市公司,一度被市場熱捧,邏輯很簡單:上市公司總不至于“坑”自己人吧?!“那么跟著買吧”成為很多投資者的行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A股推出首份員工持股計劃算起,到如今已有3年時間了。那么,這一當初備受市場好評的股價“護城河”究竟成色如何呢?記者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為您揭秘。
被券商分析師熱捧
員工持股計劃作為A股的一個新鮮事物在剛推出時受到市場廣泛關注。2014年7月22日晚間,特銳德(300001)發(fā)布《2014年度員工持股計劃(草案)(非公開發(fā)行方式認購)》的公告稱,將以非公開發(fā)行的方式,面向公司高管及工作滿一年的員工發(fā)行不超過400萬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
作為A股首例員工持股計劃,該方案一經推出便被市場視為一項重大利好——2014年7月23日、24日,公司股價連續(xù)漲停。
自此,A股員工持股計劃的帷幕被拉開。
截至2017年5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jù)東方財富Choice梳理發(fā)現(xiàn),A股共有近70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不管市場行情如何波動,券商分析師關于“員工持股計劃對公司股價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的觀點卻似乎一直沒變。
例如2015年6月11日,萬達信息(300168)公告稱,員工持股計劃實施完成。次日(6月12日),安信證券發(fā)布的研報稱“公司現(xiàn)價迅速完成員工持股,彰顯了對于未來發(fā)展前景的強烈信心”;幾天后的6月16日,招商證券發(fā)研報稱“計劃的實施顯示公司對于未來業(yè)務發(fā)展的強烈信心,員工的長效激勵機制得到建立,其接近現(xiàn)價的買入均價為股價提供一定安全邊際”。
2017年4月6日,巴安水務(300262)公布了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草案。4月7日,平安證券發(fā)布研報表示:“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杠桿比例為1:1,同時由大股東對優(yōu)先級份額進行差額補償,確保了員工持股計劃的安全。按4月6日收盤價計算,3億元認購公司股票比例約為3.93%,占現(xiàn)有流通市值比例約8%,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較大影響”。
那么,員工持股計劃的盈虧情況究竟如何?
現(xiàn)實:虧多賺少
東方財富Choice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7年5月27日,A股共有353份員工持股計劃實施完成。從盈虧情況看,虧多賺少。其中,206份員工持股計劃浮虧(虧損),占比58.4%;共147份員工持股計劃浮盈(盈利),占比41.6%。
從浮盈情況看,排名前三的是粵泰股份(600393)、索菲亞(002572)和圓通速遞(600233),分別浮盈244.93%、164.03%和150.41%;同時,萬達信息(300168)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香雪制藥(300147)和武漢凡谷(002194)的員工持股計劃盈利情況不佳,截至2017年5月27日,這3家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分別浮虧88.46%、67.24%和66.45%。
對于員工持股計劃虧多賺少的狀況,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員工持股計劃本是上市公司意在通過股權這一“金手銬”綁定員工利益的手段,但伴隨市場震蕩,員工持股計劃同樣逃脫不了虧損的命運。
宋清輝認為,一直以來,許多投資者都有“安全墊情結”,熱衷于買有員工持股計劃的個股,因為這類股票被認為是安全的,并且是上市公司有意抬升股價的投資標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會對員工持股計劃進行“兜底”,不讓自己的員工“虧本”出局,但他們絕不會幫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買單。
宋清輝指出,投資者不要迷信所謂的“安全墊”,并非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都值得投資者買入,所謂的“安全墊”同樣蘊含風險。
員工持股計劃組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