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8 23:57:3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中國在構建開放型經濟的過程中,也需要時時刻刻加強對風險和危機的防范。此前,美國公開表示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洲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在反傾銷調查中引入“市場扭曲”概念等,都成為我國實行對外開放過程中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潛在風險。
未來,如何構建開放型經濟?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推動全面開放新格局過程中需要著力解決好哪些潛在風險和威脅?有哪些應對之策?針對上述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清華大學國家戰(zhàn)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丁一凡。
三扇開放大門會陸續(xù)打開
NBD:如何理解全面開放新格局?
丁一凡: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如何讓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
中國在構建開放型經濟和對外開放新格局上已經取得豐碩成果,未來有三扇門會陸續(xù)打開。第一是擴大服務業(yè)對外開放大門。當前,服務業(yè)許多領域還未開放,尤其是在金融服務方面。第二,是擴大中西部和沿邊地區(qū)開放的大門,形成陸海聯(lián)動、東西互濟的開放格局。第三就是擴大對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開放大門。加強對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開放力度。
NBD:我國在打造開放型經濟的過程中,面臨什么困難以及潛在風險?
丁一凡:對中國來說,發(fā)展開放型經濟,實際上是一個與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不斷融合、發(fā)生碰撞的過程。由于中國的開放和經濟地位的提升,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勢必要引起國際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
尤其是近年來,以歐美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手段越來越多樣化,甚至可以說是變本加厲。不再滿足于單一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而是通過貿易戰(zhàn)、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引入“市場扭曲”概念等來限制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首先要具備應對外部貿易摩擦的方法和能力。
實體投資仍具一定競爭力
NBD:構建開放型經濟,除了外部因素外,國內層面是否也存在掣肘?
丁一凡:構建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需要更高水平地將“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
對外開放一定是有條件的開放,而不能是完全開放。否則就有可能產生泡沫、資本流動的混亂,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打擊。未來我國在金融服務領域還將陸續(xù)放開,這對于監(jiān)管的要求大大提升了。
此外,資本市場開放潛伏金融安全風險,比如拉美國家接連出現(xiàn)金融危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國際資本的無序流動和沖擊。中國現(xiàn)在也對外資放開金融領域,但應該放開多少,放開多大比例才合適,還不是很清楚。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一個動態(tài)的、探索的過程,沒有一個標桿立在那里讓我們去參考,未來我們還是需要摸著石頭過河。
NBD:2017年以來,我國對外投資增幅大幅下滑,怎么看待這種現(xiàn)象?
丁一凡:境外投資企業(yè)是國家的門臉,構建開放型經濟,首先要保證企業(yè)合法有序地“走出去”,開展境外投資活動。2017年以來對外投資增速大幅下降,我認為這并非是一件壞事,這客觀上反映出對外投資是有水份的,監(jiān)管強化后,境外投資更加趨于理性。
未來,加強對境外投資的立法顯得很重要。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對外投資整體下降的大環(huán)境下,“一帶一路”沿線投資呈現(xiàn)逆勢上揚的趨勢,說明實體投資仍然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優(yōu)化資本配置構筑戰(zhàn)略支撐
NBD: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已經取得實實在在的成績,但也面臨許多潛在的風險。未來,我們該如何應對,補齊短板?
丁一凡:要從根本上防范風險,最根本的是要在增強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實力的基礎上推動經濟開放的進程,建立起安全的開放型經濟體制。開放型經濟和封閉型經濟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制度體系,其風險源也大不相同。對于我國而言,我們不僅要把國內的市場、產業(yè)、企業(yè)做大做強,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培育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尤其是在高技術研發(fā)和高附加值服務領域提升競爭力,構筑我國開放型經濟體制新的戰(zhàn)略支撐。
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內市場已經向全球敞開,這只是開放型經濟體制的基礎,并非本質特征。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市場,應當是一個市場化程度高、國內需求十分旺盛的市場,是一個對國際優(yōu)質生產要素具有吸引力和配置力的市場,我們一定要利用好國內市場的獨特資源,充分發(fā)揮好國內市場規(guī)模對國際資本配置的競爭力,讓外資由過去的被“請”進來變?yōu)楸弧耙边M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