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讀 2019-03-05 21:14:27
當有一天,親人離世,我是否能一直保有耐心,陪伴他、安慰他?當有一天,我年歲漸長,直至臨別之際,我是否能心滿意足、帶著微笑離去?我不知道答案。只是人生歡聚少,別離多,我只愿每次離開前,都能好好告別。
前幾天,我看了一條關于“死亡”的視頻。
視頻的主人公是臺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傅達仁由于晚年患胰腺癌,痛苦不堪,最終選擇于2018年6月7日在瑞士安樂死。
他的家人根據他的遺愿,公布了他臨終前的視頻。
視頻里,傅達仁與家人坐在一起嬉笑聊天,兒子和妻子陪在他的身旁。
工作人員拿了一小杯藥水給他,他接過杯子,仿佛擔心藥水太苦,他像個老小孩一般問道:一口吞嗎?兩口可以嗎?
工作人員告訴他:兩口三口都可以。但是最好盡快喝完,因為藥非常苦。
服藥前,傅達仁看著鏡頭,微笑地說了聲:“再見了”。隨后開始服藥。
看著父親喝下藥水,兒子傅俊豪的眼眶已經紅了,他低著頭,極力掩蓋自己不舍的情緒。
服完藥后,兒子摟著他,對他說:
“爸,我們愛你!
放輕松,再也沒有病痛了。”
傅達仁的妻子在邊上笑著說:“不痛了,不痛了。”說完便拿起紙巾擦拭眼淚。
傅達仁聽著家人溫暖的話,滿足地笑了笑,然后閉上眼,慢慢地倒在了兒子的懷里。
傅達仁安樂死公布片段
我曾聽家里的老人說過,如果人在臨終時,能夠笑著離開,那人一定是幸福的。
我想,傅達仁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看過一句話:人生降臨,你在哭,愛你的人在笑;生命終結,你在笑,愛你的人在哭。
傅達仁臨去之前,笑得如此心滿意足,我想原因正是他被愛包圍著。
得知患癌時,家人傾全力治療。選擇安樂死時,兒子一再拒絕,因為難舍。為安樂死合法化奔波努力時,朋友都在幫忙。
兒子很愛他,直到最后一刻,都想把自己的愛告訴父親。妻子很愛他,陪伴他度過最后時光,一直用微笑寬慰他。
看完這段視頻,我不禁思考:
當有一天,親人離世,我是否能一直保有耐心,陪伴他、安慰他?
當有一天,我年歲漸長,直至臨別之際,我是否能心滿意足、帶著微笑離去?
我不知道答案。
只是人生歡聚少,別離多,我只愿每次離開前,都能好好告別。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次和讀者聊天,他跟我說,他很后悔。
他是四川人,大學在武漢讀的,讀完大學之后就留在了武漢工作。在拿到第一份工資的時候,他就想帶父母出去玩一趟了。
他的爸媽住在小縣城里,都是工人,做著普普通通流水線的工作。養(yǎng)他長大成人,供他讀書,父母確實不容易。
他說,父母年輕的時候,也在北京打過工,但那個時候哪有什么心思去玩。家里負擔重,父母在外頭,三餐都變成了兩餐。
在他考上大學時,母親和他聊天,對他說:
“你馬上就要去大城市了,好好讀書。
等你以后工作了,賺錢了,帶媽去你的城市玩一下啊。”
他想帶父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那個小縣城之外的風景。他想讓父母試試從未玩過的平板電腦、從未吃過的甜點美食、從未逛過的樓臺小巷。
那些美好的事物,他都想父母去試一試。
他的第一份工資只有五千塊,大概只夠在附近的城市玩?zhèn)€兩三天。但是他仍舊積極地看攻略、做規(guī)劃。
但是,當他做好準備告訴父母后,父母卻拒絕了。
他知道,父母怕浪費錢。他們心疼他的不容易,所以舍不得答應。父母對他說:等你存多點錢,再帶我們出去玩吧。
這一拖,就是好幾年。而發(fā)生在08年的那場地震,讓這個愿望再也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
他說:“我這輩子最后悔的,就是沒有帶他們出去玩一次,總是拖著,拖到最后,再也沒機會了。”
離別總是伴有遺憾,而意外讓遺憾更加深刻。
很多時候,這種遺憾不是因為分離造成的,而是因為你本有機會去兌現(xiàn)你對親人好友的諾言,最終卻沒有兌現(xiàn)。
而最遺憾的事,就是明明在心里許下承諾,要好好孝順他們,要給他們最好的生活,卻沒有機會實現(xiàn)了。
人生無常,昨天好好的人,也許今天就見不到了。昨天還喜樂融融,也許明天就遠走高飛。
所以,每一次相聚,要珍惜,每一次道別,要用力,別給自己留遺憾。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位朋友跟我說,如果能和以前的自己見面,他肯定會抽以前的他倆耳光。因為那時的他,總喜歡和父母吵架,一有點不順心,就會爆發(fā)。
朋友年輕的時候,不愛學習,腦子里想的都是賺錢,為此,他甚至輟學去做生意。那個時候,家人都不支持他,在他放棄學業(yè)之后,家里人就沒給過一分錢,關系鬧得非常僵。
他一個人出去闖蕩,自然吃了不少苦頭,最困難的時候,甚至睡過天橋。也因此,當時他心里對家人充滿了埋怨,覺得自己做什么家里人都不支持。
后來成家之后,才開始回家。但因為不太擅長和家人溝通,父母都是暴脾氣。所以每次回家都因為一點小事吵起來。
一直到他父親生病,情況才有所改善。
他的記憶里,父親一直是脾氣暴躁、性格頑固的人,和他吵架的時候那么有力氣,怎么會是那個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瘦弱男人?
一場病,讓他們和解了。
他不想把好不容易挪出來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浪費在爭吵上。
當你抱著“見一面少一面”的想法時,你會發(fā)現(xiàn),父母有些“執(zhí)拗”的想法都很可愛。
別把相處的時間花在爭吵上,和親人的回憶里應該多些美好記憶。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日本有一本書,叫《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在這本書的封面有一段話:
“假使你的父母現(xiàn)在60歲,余下壽命是20年。你沒有跟父母同住,你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時間大概是11小時。
那么,你和父母可以相處的日子,只剩20年×6天×11小時=1320小時。
也就是說,你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只剩下55天了。”
你是否認真想過,我們還能陪父母多久?
你以為父母還有二三十年,其實這輩子,她們能見到你的日子,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
我們總是想著,以后有機會,以后總有機會的。我們會把朋友聚會、吃飯應酬、逛街購物這些事都排在父母面前,因為父母太“安靜”了。他們總說,叫你別操心他們,小時候,他們叫你好好學習就行,別管家里大小事;長大之后,他們叫你好好工作就行,別老擔心家里。
我們總聽父母這樣說,于是,便真的以為我們不在,父母生活得很好。
父母,總是愿意做付出的那一方,中國的父母,尤其不會“索要”。對他們來說,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想留你在身邊,更想你擁有全世界。
梁繼璋曾對兒子說:“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所以,請好好陪伴,認真生活,用力道別。
文丨爐叔
來源:圍爐夜讀 微信號:weiluyedu_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