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1 08:40:34
每經記者 王海慜 王硯丹 陳晨 楊建 每經編輯 何劍嶺
7月A股真的“翻身”了!
A股在7月的第一個交易日就展開了快速而猛烈的上漲,之后繼續(xù)急拉,在2周之內滬指就接連突破3000點、3100點、3200點、3300點、3400點五道大關,創(chuàng)出了2年多新高。截至7月31日,整個7月滬指累計上漲10.90%,深成指上漲13.72%,創(chuàng)業(yè)板指上漲更是達到14.65%,造就了A股1年多以來罕見的快速且強勢的行情。
盡管“牛市”之聲不絕于耳,但是近期大盤的兩次快速回調也讓人心生擔憂。在即將來到的8月,懸在所有投資者心中的疑問就是:A股能夠延續(xù)7月的強勢繼續(xù)走牛嗎?行情有沒有可能來得快也去得快,就此接近尾聲?
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在資金數據背后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月度北向資金、重要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融資融券、主力資金流向、機構調研等六大維度來深度復盤,為投資者奉獻最新的操盤秘籍!
關鍵要點梳理:
1、北向資金:7月中旬一度創(chuàng)出了連續(xù)16周凈流入A股的歷史記錄,但之后又以歷史罕見的速度流出A股。
2、重要股東增減持:一些金融股的大股東、董監(jiān)高因各種原因不得不繼續(xù)出手進行增持,3只銀行股成為了增持榜上的明星。
3、大宗交易:溢價率較高的大宗交易中,兩只保險股非常引人矚目,不但金額巨大,且買賣席位都一樣,可能有資金對估值較低的保險板塊產生興趣。
4、融資融券:7月兩融余額一舉突破1.4萬億元,創(chuàng)5年來新高。四大行業(yè)最受融資客青睞,凈買入額均在100億元以上。
5、主力資金流向:7月獲利了結券商板塊,在所有227個申萬三級行業(yè)中,證券行業(yè)的凈流出規(guī)模位居所有行業(yè)首位。
6、機構調研:除了備受關注的醫(yī)藥、科技之外,多只二線藍籌股受到機構投資者關注。
北向資金上演"過山車",2大價值“洼地”被深挖
相比北向資金在6月上演的“激情一刻”,在剛剛過去的7月,北向資金的表現(xiàn)可謂“過山車”,先是在7月初刷新了陸股通建立以來連續(xù)5日增持記錄,并還在7月中旬一度創(chuàng)出了連續(xù)16周凈流入A股的歷史記錄。但在此之后,北向資金又以歷史罕見的速度流出A股。
據國盛證券統(tǒng)計,今年7月2日~8日的5個交易日內,北向通道凈增持規(guī)模逾500億元,刷新了陸股通建立以來連續(xù)5日增持記錄。與此同時,截至7月中旬,北向資金還創(chuàng)出了連續(xù)16周凈流入A股的歷史記錄,上一個記錄是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的連續(xù)15周凈流入A股。
不過就在投資者以為北向資金仍然會在“牛市”中馳騁時,隨后的兩周,北向資金持續(xù)大幅凈流出,單周的凈流出規(guī)模可以排進歷史前5名。
據國盛證券策略團隊統(tǒng)計觀察,7月北向資金的大進大出與交易型外資占比一度快速提升有關。該團隊認為,可以根據陸股通資金的托管機構類型來大致對應資金屬性。其中,海外長線配置型資金,多數托管在外資銀行席位;而對沖基金、量化基金等“洋游資”出于交易便利性的要求,多數通過外資投行的PB系統(tǒng)托管;而托管于中資券商機構的資金,則可能“假外資”的概率較大。傳統(tǒng)意義上的“真外資”,基本屬于上述第一類,也即長線配置型資金;而后兩者則更多屬于交易型短線資金,與我們普遍理解的“真外資”存在較大區(qū)別。
從7月的數據來看,北向資金并沒有繼續(xù)追漲醫(yī)藥、電子這兩大熱門行業(yè),而是轉而選擇了一些新的熱點行業(yè)和此前相對滯漲的潛力股。
據Choice數據統(tǒng)計,截至7月30日,北向資金在7月內共現(xiàn)身于238只A股的龍虎榜,環(huán)比6月多出100多只,顯示7月北向資金的活躍度明顯提升。其中7月,北向資金龍虎榜累計凈買入的有118只A股,累計凈賣出的有120只A股。
7月北向資金龍虎榜席位凈買入排名前30位個股(數據來源:Choice)
7月在牛市情緒的帶動下,券商板塊的人氣被市場激活。據Choice數據顯示,7月北向資金現(xiàn)身多只券商股的龍虎榜席位中,不過就買賣情況來看,北向資金對券商板塊的態(tài)度明顯分化。
其中此前股價處于相對低位的券商股如國金證券、國海證券、財通證券等位居7月北向資金龍虎榜凈買入金額的前列,而估值偏高或者此前已有較大漲幅的券商股如第一創(chuàng)業(yè)、中信建投、光大證券則在7月遭遇北向資金的凈賣出。
此外,7月北向資金還加大了對安防、血制品行業(yè)部分龍頭企業(yè)的凈流入。
北向資金近期對A股價值“洼地”的這種輪流挖掘,在開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牟一凌看來,其實是北向資金新參與者的一種特征:“我們當前能夠觀察到的這類投資者的行為是:他們更為偏好交易結構更為良好同時估值低的順周期板塊,這也許預示著‘熱錢’正在涌入全球權益資產的估值‘洼地’。我們認為,基本面將是影響市場全體參與者的長期因素。因此,A股專業(yè)的機構投資者應該從配置上為迎接‘遠方來客’做好準備:衡量當下所有資產的風險與收益比。”
破凈金融股成增持明星,暴漲個股遭巨量減持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tǒng)計顯示,7月A股市場一共公告發(fā)生了2188筆減持和289筆增持(按照公告日期,已剔除發(fā)生在7月之前但公告日在7月1日之后的增減持,但未剔除起始日期在7月之前、而最后增持日期在7月之后的區(qū)間增減持行為)。
6月,A股市場一共公告發(fā)生了2031筆減持和303筆增持。上證指數7月創(chuàng)出年內高點,而減持筆數小幅上升、增持筆數小幅下降,說明在市場走高的同時,產業(yè)資本、財務投資者等都會較為謹慎,且有落袋為安的沖動。
成長股依然是7月行情的主力之一,傳統(tǒng)板塊走勢相對較弱。因此延續(xù)6月的狀況,一些金融股的大股東、董監(jiān)高因各種原因不得不繼續(xù)出手進行增持,例如成都銀行、招商銀行、浦發(fā)銀行等都成為了增持榜上的明星。
成都銀行近期日K線圖
7月23日晚間,成都銀行發(fā)布公告稱,穩(wěn)定股價措施實施完成。12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以自有資金增持該行股份31.56萬股,成交價格區(qū)間為每股人民幣7.76元至9.35元,合計增持金額261.31萬元。
本次成都銀行的穩(wěn)定股價方案要追溯到6月11日。當天成都銀行發(fā)布公告稱,董事長王暉、副董事長何維忠等在內參與了增持。本次增持措施實施后,上述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17.30萬股。
截至7月31日,成都銀行股價回落至每股8.3元附近,而最新每股凈資產達到10.27元,市凈率僅為0.8倍。
浦發(fā)銀行、招商銀行等也出現(xiàn)了董監(jiān)高增持的身影。如7月16日晚間,浦發(fā)銀行公告稱,公司五位高管于7月15日至7月16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普通股股票,成交價格區(qū)間為每股人民幣11.26元至11.40元。7月以來,浦發(fā)銀行董監(jiān)高累計集體增持達到31.49萬股,金額超過350萬元。
招商銀行高管劉輝也在7月23日以每股35.35元的價格增持自家股票4700股。雖然數量不多,但根據有關數據統(tǒng)計,今年以來,招商銀行11名高管陸續(xù)合計增持近60萬股,累計增持達到19次,增持合計1873萬元。
銀行股董監(jiān)高、大股東們陸續(xù)增持并未改變該板塊的估值困境。根據東北證券7月27日發(fā)布的最新周報,銀行(申萬)指數當前PB估值已經跌至了0.70倍,處于歷史底部位置。
減持方面,隨著部分個股股價不斷上揚,重要股東、董監(jiān)高的套現(xiàn)沖動也隨之而來。
王府井是今年上半年不折不扣的大牛股,免稅牌照的金字招牌讓其股價出現(xiàn)暴漲,從年初的12元/股附近到7月9日最高突破70元/股大關,區(qū)間漲幅超過5倍。
但隨著股價暴漲,減持公告也隨之而來。7月13日晚間,王府井發(fā)布公告稱,持股7.5%的公司股東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fā)展基金(簡稱“京國瑞基金”)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總股本的2%。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fā)展基金最初在2016年9月舉牌王府井,三年來持股比例一直未發(fā)生變化。以發(fā)布公告當天7月13日最新收盤價73.31元/股計算,京國瑞基金此次的減持市值高達11.38億元。
王府井近期日K線圖
7月10日,東方財富也發(fā)布公告稱,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沈友根計劃減持不超過1.61億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2%。按照發(fā)布公告當日收盤價25.63元/股估算,沈友根完成減持計劃將套現(xiàn)超過40億元。東方財富作為券商板塊龍頭,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高達103%,并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而一些個股即使有明星老板加持,也難逃被逢高減持的命運。7月9日,格力電器發(fā)布公告稱,7月1日~7月9日間,公司第三大股東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累計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約428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71%,合計減持市值約25億元。
在五花八門的減持中,還有一家公司的減持不得不提。
7月30日,奇正藏藥公告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李軍于2020年7月29日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9200股,交易價格為30.61元/股,交易金額為89.38萬元。
由于奇正藏藥2020年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日為2020年8月28日,李軍本次減持行為發(fā)生在2020年7月29日,為進入半年報窗口期后第一日,構成違規(guī)減持。
奇正藏藥在公告中表示,李軍本人已認識到本次減持違反了有關規(guī)定,并對本次減持行為給公司及全體股東造成的影響,致以誠懇的歉意,懇請各位股東及投資者諒解。李軍將于一個月內將本次交易金額的10%(即89381.20元)上繳給公司,并承諾自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
7月27日以來,奇正藏藥已經連續(xù)五個漲停板,李軍的減持發(fā)生在第三個漲停。目前正值半年報披露期間,對任何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董監(jiān)高而言,嚴格遵守交易所規(guī)則都是第一重要的。
2大保險股大宗交易溢價成交,機構獨愛科技大牛
7月大宗交易相較6月大幅增長,但溢價成交比例卻出現(xiàn)下降。大宗交易市場上,7月共發(fā)生3108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57.72億股,成交金額895.71億元。其中247筆溢價成交,320筆平價成交,2541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占比為7.95%。
7月出現(xiàn)溢價交易的個股中,有48筆交易溢價率超過10%。溢價率最高的是7月16日的科力遠,當天科力遠發(fā)生了2筆大宗交易,總成交889萬股,成交金額4818.38萬元,成交均價都是5.42元。當日科力遠收盤報4.52元,跌幅8.32%,大宗交易溢價達到19.91%。兩筆買入的席位均是申港證券浙江分公司,賣出席位一筆是廣發(fā)證券寧波麗園北路證券營業(yè)部,一筆是申港證券浙江分公司。
科力遠近期日K線圖
科力遠沒有就此兩筆大宗交易發(fā)布公告,但科力遠近期一直沒有優(yōu)異表現(xiàn), 7月31日,科力遠收于每股4.48元,兩個接盤方被套達17.34%。
其他溢價率較高的大宗交易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非常引人矚目。7月22日,中國平安大宗交易平臺出現(xiàn)一筆成交達 526.19萬股,成交金額高達4.67億元,成交價每股88.83元,溢價率為11.13%。買方席位為申萬宏源上海浦東新區(qū)陸家嘴環(huán)路證券營業(yè)部,賣方席位為華泰證券上海西藏南路證券營業(yè)部。
中國平安近期日K線圖
中國平安這筆巨額大宗交易的接盤方同樣被套。7月31日,中國平安收于每股75.9元,接盤方被套達14.64%。
而7月17日中國太保也在大宗交易平臺出現(xiàn)一筆成交,成交量400萬股,成交金額1.33億元,成交價為33.23元,溢價率11.58%。該筆交易的買方也是申萬宏源證券上海浦東新區(qū)陸家嘴環(huán)路證券營業(yè)部,賣方均為華泰證券上海西藏南路證券營業(yè)部。
上述兩筆中國太保、中國平安的溢價大宗交易,不但金額巨大,且買賣席位都一樣。這說明在經過前期震蕩后,可能已有部分資金對估值較低的保險板塊產生興趣。
機構專用席位對大宗交易的參與度往往比營業(yè)部席位更吸引市場關注。7月機構席位參與了811筆大宗交易的接盤,即7月26%的大宗交易由機構接盤。而6月,機構席位接盤比例為30.1%。這意味著隨著市場走高,機構在參與大宗交易時更加謹慎。而從參與品種來看,科技股仍然是最為青睞的品種。
如7月29日,科創(chuàng)板明星股——中微公司單日在大宗交易平臺發(fā)生29筆成交,合計成交570.22萬股,成交金額10.15億元。成交價格均為178.00元,折價率達到11.08%。其中,機構專用席位接盤了24筆,合計成交金額為7.41億元。
中微公司近期日K線圖
7月30日,鵬鼎控股也出現(xiàn)了機構抱團買入的情況。當天鵬鼎控股大宗交易平臺共發(fā)生29筆成交,合計成交量1692.11萬股,成交金額7.75億元。成交價格均為45.80元,折價率為6.28%。其中機構專用席位接盤28筆,合計成交金額為7.71億元。賣出席位均為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yè)部。
鵬鼎控股近期日K線圖
鵬鼎控股未就該筆大宗交易發(fā)布公告,但6月29日晚間公司曾經公告,股東兼善鵬誠及其一致行動人兼善投資,計劃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別減持公司1.24億股(占總股本的5.35%)、2403.18萬股(占總股本的 1.04%)。因此不排除是兼善鵬誠、兼善投資所為。
兩融余額創(chuàng)5年多新高,24股融資凈買入超10億元
Wind數據統(tǒng)計顯示,截至7月30日,滬深兩融余額達14169.87億元,與6月30日相比,增長了約2532.2億元,增幅達21.76%。其中,融資余額達13653.11億元,融券余額達516.7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月度數據來看,自去年12月滬深兩融余額突破1萬億元后,一直保持在1萬億元至1.1萬億元之間。然而,7月兩融余額卻一舉突破1.4萬億元,創(chuàng)5年來新高?!睹咳战洕侣劇酚浾甙l(fā)現(xiàn),上一次兩融余額突破1.4萬億元還是在2015年3月。
2015年1月以來月度兩融余額變化(數據來源:Wind)
以行業(yè)來看,截至7月30日,滬深兩融余額超過500億元的有8大行業(yè),其中非銀金融、電子和醫(yī)藥生物更是超過1000億元,分別達1542.14億元、1352.19億元和1260.78億元。
兩融交易情況上,由于7月A股市場整體交投活躍,因此申萬一級28個行業(yè)均在7月實現(xiàn)凈買入(融資凈買入-融券凈賣出,下同),合計達2011.07億元,相比6月大增188.65%。
具體而言,非銀金融、電子、醫(yī)藥生物、計算機這四大行業(yè)在7月最受融資客青睞,凈買入額均在100億元以上,分別達381.40億元、221.22億元、238.30億元和167.07億元。此外,國防軍工、銀行、有色金屬、農林牧漁、化工、電氣設備、食品飲料、機械設備八大行業(yè)在7月的凈買入額也超50億元。
7月各大行業(yè)融資凈買入金額排名(數據來源:Wind)
但就7月最后一周(截至7月30日)來看,醫(yī)藥生物行業(yè)占據首位,凈買入額達45.76億元;其次是電子和非銀金融,分別凈買入37.90億元和31.16億元。而食品飲料、建筑材料和銀行三大行業(yè)凈賣出額居前,分別凈賣出3.23億元、2.99億元和2.07億元。
那么從個股角度,融資客爆買了哪些兩融標的呢?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有24只個股在7月凈買入額超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的凈買入額達41.67億元、東方財富凈買入額高達48.62億元。此外,貴州茅臺、招商銀行和中國平安的凈買入額都超過20億元。相反,有11只兩融標的在7月凈賣出額超過2億元,其中省廣集團凈賣出額居首,達4.82億元;濰柴動力、瀘州老窖和航天電器的凈賣出額超過3億元。
7月融資凈買入額超10億元兩融個股(數據來源:Wind)
另外,就7月最后一周(截至7月30日)而言,有7只兩融標的融資余額上升顯著,增幅均超100%,包括豫光金鉛、創(chuàng)意信息、愛康科技、鉑力特、震有科技、君正集團、山煤國際,其中豫光金鉛增幅近269%。
主力資金“潛伏”后獲利了結,兩大細分子行業(yè)獲追捧
Choice數據顯示,整個7月,在227個申萬三級行業(yè)中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入的行業(yè)有6個。相比之下,整個6月有多達16個行業(yè)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入。
7月,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入規(guī)模排名前三的申萬三級行業(yè)包括乳品、商用載客車、鉀肥行業(yè),其中乳品以7.54億元的主力資金凈流入規(guī)模高居所有行業(yè)首位。
7月主力資金凈流入規(guī)模居前的申萬三級行業(yè)(數據來源:Choice)
安信證券食品飲料團隊日前指出,乳制品是今年一季度疫情影響直接的細分行業(yè),但恢復已經明確。無論是常溫奶為主的乳企,還是低溫奶比重大的乳企,二季度均恢復明顯,甚至超預期。
而在概念股方面,據Choice數據統(tǒng)計,今年7月,食品飲料行業(yè)的又一細分領域“代糖”概念成為7月最獲主力資金青睞的概念板塊。
另一方面,繼6月之后,7月主力資金又從國產芯片、華為概念、區(qū)塊鏈等概念板塊中大幅凈流出。不過正所謂物極必反,在持續(xù)調整后,最近幾個交易日,華為概念股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反彈。
7月主力資金凈流入規(guī)模前30位個股
(數據來源:Choice)
回顧7月行情,主力資金成功地靠“潛伏”賺了一把。今年6月,主力資金凈流入規(guī)模排名前30名的個股中有多只券商股,這一情形在今年來還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隨后的7月,滬指在券商板塊的強勢帶動下終于突破了3000點,而券商板塊也自然成為7月這輪“小牛市”的領頭羊。
不過從7月主力資金的表現(xiàn)來看,對券商板塊做了獲利了結。主力資金在7月從東方財富、光大證券、中信證券、廣發(fā)證券、第一創(chuàng)業(yè)等多只券商股中大幅凈流出。
另據Choice數據統(tǒng)計,整個7月,在所有227個申萬三級行業(yè)中,證券行業(yè)的凈流出規(guī)模位居所有行業(yè)首位,凈流出規(guī)模排名第二的為銀行業(yè)。此外,以IT服務、集成電路、電子零部件制造、軟件開發(fā)等為代表的TMT行業(yè)在7月也是主力資金集中流出的行業(yè)。
另外,從7月主力資金其他流向情況來看,7月主力資金主要凈流入的個股和行業(yè)比較散亂,鮮有哪個具體的行業(yè)在7月獲得主力資金的集中加持。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芯國際、奇安信、愛博醫(yī)療等近期上市的新股仍然在7月獲得主力資金的特別關照外,包括海康威視、伊利股份、洋河股份、美的集團等在內的一些低估值“老白馬”在7月又獲得了主力資金的集中凈流入。
機構調研次數環(huán)比再降,二線藍籌“真香”
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近一月來,機構調研合計6828次,較上月下降了3199次,環(huán)比下降達到了31.9%。從板塊來看,調研主板公司1335次,較上月增加了144次;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1536次,較上月減少了1393次;中小板公司3715次,較上月減少了783次。而從機構調研上市公司家數來看,近一月共302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較上月減少122家。其中,主板公司59家,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86家,中小板公司141家。
從機構調研的行業(yè)來看,汽車板塊位居調研公司數量第一,其次是化學制藥板塊,第三是計算機硬件,第四是計算機軟件。再之后的是生物醫(yī)藥、醫(yī)療服務等板塊。從調研數量第一的汽車板塊來看,德賽西威近一月接待了230家機構的調研,較上月增加了141家;華陽集團接待了123家機構的調研;第三的是奧特佳近一月接待了28家機構的調研。
從上市公司接待機構調研的情況來看,??低曃痪诱{研機構總數量第一,近一月接待了356家機構的調研,公司在當月首次被機構調研后的10日內漲幅超7.19%。麗珠集團近一月接待了208家機構的調研,公司當月在被機構首次調研后的10日內漲幅超12.27%。另外德賽西威在當月接待了機構首次調研后的10日內漲幅為9.79%。
此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7月在被機構首次調研后出現(xiàn)了股價較大漲幅,如聚飛光電近一月接待了112家機構的調研,在當月被首次調研后公司股價在10日內漲幅超16.67%;國際醫(yī)學近一月接待了124家機構的調研,公司股價當月首次調研10日內漲幅為15.15%;另外,珠江啤酒近一月接待了142家機構的調研,在當月首次調研后公司股價10日內漲幅為15.6%。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月度調研情況來看,除了備受關注的醫(yī)藥、科技之外,家裝、化工、啤酒等二線藍籌股受到機構投資者關注,尤其是百億級明星私募調研的標的,更是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7月以來,醫(yī)藥生物依然是明星私募們最關注的板塊,如美年健康同時被淡水泉、星石投資、高毅資產集中調研;千合資本調研了中關村和一心堂等。而今年醫(yī)藥板塊業(yè)績爆發(fā)是意料之中的,如中期業(yè)績大幅增長的理邦儀器得到了眾多私募機構的關注。
尚品宅配近日獲得了高毅資產、景林資產、星石投資和淡水泉等百億級私募機構的關注。據公司透露,隨著地產紅利消失,市場增量將會逐步向存量市場轉換,二手房和在住房改造的需求占比將會提升,這兩類客戶大部分都是有裝修需求的客戶,市場體量和潛力都很大。
而近期的牛股海鷗住工在7月份獲得了星石投資、東方港灣、明達資產、拾貝投資等知名私募機構的調研,海鷗住工在2016年起加速布局整裝衛(wèi)浴及內裝工業(yè)化相關產業(yè)鏈,包括收購四維衛(wèi)浴、定增收購蘇州有巢氏并擴建整裝衛(wèi)浴產能、收購福潤達、雅科波羅、科筑集成、冠軍瓷磚、越南大同奈等,進一步完善整裝衛(wèi)浴產品與渠道布局。未來整裝衛(wèi)浴將成為公司明星產品,為未來收入和利潤的主要驅動力。
另外,啤酒股也得到私募機構的關注,其中珠江啤酒在7月份得到了淡水泉、神農投資、寧波幻方量化、煜德投資等知名私募機構的調研。
A股8月行情即將到來,那么哪些板塊或會更受機構認可呢?
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長期來看,國內經濟結構轉型成果初現(xiàn),一個以國內循環(huán)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huán)發(fā)展新格局正在形成。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當前國內經濟已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海外主要經濟體也有望在下半年修復至準常態(tài)水平,從而帶動內外部需求回升,上市公司盈利整體有望得到修復,疊加逆周期調節(jié)政策仍然會發(fā)力,各個類別的成長股都有不錯的投資機會。一方面,科技、醫(yī)藥等領域的成長股代表長期發(fā)展方向,具備較大的長期成長空間,雖然前期的結構性行情對于部分企業(yè)成長性有一定的透支,但是仍然有很多質地不錯的企業(yè)處于相對較低的位置,具備較強的投資價值。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加快復蘇,消費、周期類別里同樣有相當一部分優(yōu)質企業(yè)通過規(guī)模擴張、優(yōu)秀的管理、或者獨特的經營模式獲取更大的成長空間,在現(xiàn)階段的市場里性價比凸顯。
甄投資產也指出,打造“內循環(huán)”已經成為當前最頂層的政策共識,一方面著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完善國內需求體系、供應鏈體系,充分發(fā)揮國內需求潛力,同時以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經濟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使得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lián)通、促進。在國內大循環(huán)政策,一些領域將因此受益,分別是:新基建領域——技術與數據要素的底層建設;國產替代領域——嚴重依賴進口的行業(yè);消費領域——疫情原因無法出國,消費留在國內。
記者:王海慜 王硯丹 陳晨 楊建
編輯:何劍嶺
視覺:陳冠宇
排版:何劍嶺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