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7 21:46:23
隆基股份擬發(fā)行不超過70億元可轉債,用于單晶高效電池項目,此乃隆基股份上市后第三次進行可轉債融資,前兩次融資規(guī)模分別為28億和50億。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隆基股份5月17日晚公告,公司擬發(fā)行不超過70億元可轉債,用于單晶高效電池項目,此乃隆基股份上市后第三次進行可轉債融資,前兩次融資規(guī)模分別為28億和50億。值得關注的是,募資計劃中均涉及單晶硅項目,且從本次募資計劃看,單晶高效電池產業(yè)的布局在前次“隆20轉債”中已有涉及,且從機構投資的熱度來看,公募基金參與度高。
截至2020年底,投資“隆20轉債”的基金占比達65.99%,但募資投建項目中個別仍處于建設期,未公布實際累計效益。公司方面表示,去年底資產負債已上升至59.38%,負債趨高限制了間接融資的空間,通過可轉債發(fā)行來解決公司經營的資金缺口。
擬募70億投資單晶高效電池項目
投建高效單晶光伏組件、單晶硅棒及硅片項目,隆基股份自2015年開始陸續(xù)通過非公開發(fā)行股票和公開發(fā)行可轉債形式進行募資,發(fā)行可轉債的歷史規(guī)模已近78億元。5月17日,公司發(fā)布公告稱,擬再通過發(fā)行可轉債支持單晶高效電池項目,計劃募資不超過70億元。
隆基股份歷史兩次可轉債融資分別是隆基轉債(退市)和隆20轉債(退市),發(fā)行規(guī)模分別為28億元和50億元。公司方面表示,雖然銀行間接融資是主要融資渠道,但2020年末資產負債率已上升至59.38%,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不僅限制了進一步間接融資的空間,還加大了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成本。“通過發(fā)行可轉債,將有效解決公司經營規(guī)模擴大帶來的資金缺口。”
根據公告,本次發(fā)行的不超過70億元可轉債融資計劃中,有47.7億元將投向西咸樂葉年產15GW單晶高效單晶電池項目,10.8億元將投向寧夏樂葉年產5GW單晶高效電池項目(一期3GW),其余將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關注的是,投資單晶高效電池項目在此前的融資計劃中已有涉及,僅投資標的不同,如去年發(fā)行的“隆20轉債”擬劃撥15億元對接西安涇渭新城年產5GW單晶電池項目,截至2020年底,該項目實際投資額5.09億元。
另外,其他計劃被投項目中多數也未足額按照計劃投資,僅“隆20轉債”的未使用募資額在2020年底就高達30.17億元。公司方面表示,部分項目實際投資金額與募集后承諾投資金額的差額主要是由于部分工程和設備尾款以及質保金尚未結算所致,據悉,2017年可轉載募資投建項目中亦有未建設完成的項目。
但另一方面,也有被投項目在2020年底時已產生經營效益,如西安涇渭新城年產5GW單晶電池項目、寧夏樂葉年產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保山隆基年產5GW單晶硅棒項目等均已經達到預計效益。
“隆20轉債”基金投資占比近66%
隨著漸進式投資下,被投項目陸續(xù)產生正向效益,外界也對隆基股份可轉債證券的投資興致濃厚,從去年底統(tǒng)計的結果來看,公募基金參與度高,“隆20轉債”基金投資占比一度接近66%。
說明:部分持“隆20轉債”基金,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Wind統(tǒng)計顯示,到2020年12月31日,共有39家公募基金公司的135只產品持有“隆20轉債”易方達安信回報持債數量最多,占債券發(fā)行量的10.64%;匯添富可轉債、博時轉債增強、富國可轉債等也配置占比居前。
以匯添富可轉債A為例,基金去年四季度重倉“隆20轉債”,季內份額凈值增長率4.02%,超越業(yè)績比較基準0.85個百分點;博時轉債增強去年四季度第一大重倉債券即“隆20轉債”,A類基金季內凈值增長率8.21%。
事實上,基于可轉債股債雙重屬性,投資者配置其優(yōu)勢在于攻守兼?zhèn)?,既可以在正股行情趨漲背景下具有潛在的轉股套利價值,也可以當做債券一樣持有到期兌付本息,因此,去年的轉債行情一度火爆,二級市場轉債價格的高企也在進一步加重投資者的場內參與成本。
有基金經理在去年年報時就坦言,轉債市場的整體估值也不算低,內部結構分層較為明顯,認為今年估值上升的動力不足。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博時轉債增強基金經理鄧欣雨表示,以正股為突破,尋找局部結構性機會為主,選擇高景氣細分領域的優(yōu)質賽道作為進攻方向。
對于隆基股份此次發(fā)行可轉債,公司方面亦表示,大力發(fā)展光伏等新能源,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措施和途徑,GW級高效單晶PERC電池規(guī)?;慨a的推進,也將進一步取代常規(guī)電池(BSF)引領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