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3 00:13:04
每經編輯 段煉 蓋源源
7月10日晚上8點林俊杰廣州演唱會開票,貓眼平臺熱度突破300萬,大麥想看指數(shù)超過100萬,當晚“林俊杰 廣州”登上熱搜第一。據(jù)大麥網,林俊杰廣州演唱會的時間為9月8日和10日,票價為320元至1820元。
圖片來源:大麥網
據(jù)央視網,有“黃牛”透露,林俊杰廣州演唱會的內場價格前十排已飆升至萬元。
然而,手速拼不過路人,錢包跟不上“黃牛”,歌迷怎么才能買到票?
作為林俊杰演唱會官方購票平臺之一,在JJ20上,觀眾需要答對5道題目,才有資格進入搶票頁面,答錯則會凍結30秒不能答題。林俊杰出道二十周年紀念日是幾月幾日?林俊杰因特別注重劉海,而在網上獲封什么稱號?林俊杰最喜歡待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創(chuàng)作?……
題型包括林俊杰的音樂專輯、日常生活、演唱會趣事,甚至有歌迷表示,可能會抽到數(shù)學題。
有“黃牛”急招985大學生背“題庫”
還有人在網上賣“考題”
為了買票,歌迷和“黃牛”都拼了。
據(jù)潮新聞,不少“黃牛”總結林俊杰搶票專用題庫,目前題庫已經更新三百多道,除了林俊杰的官方后援會名稱、應援色、星座、生肖等基礎題目外,還更新了一些冷門的“知識點”。例如:林俊杰觀摩2019溫網男單總決賽時,現(xiàn)場穿的什么顏色的襯衫?“圣所2.0”巡演黃石站,林俊杰成功帶貨了黃石的什么特產?林俊杰在第三季《夢想的聲音》被頒發(fā)的獎項是什么?
先別笑,這些“知識點”都是前人總結經驗所得,嗯,會考的。
有“黃牛”招募985、211本科及以上學歷背題,參加JJ20的“考試”:“明晚8點考試,過了發(fā)200元紅包,本科以下別來。”有歌迷自制錯題本,拿出了高考前復習知識點的沖勁逐條背誦。
為了避免大家“考前焦慮”,林俊杰官方粉絲團還喊話歌迷:“不要求題庫,更不要出題庫制造不必要的焦慮,多留心即可,根據(jù)經驗,JJ20的題目都不會太難。”
所以,這次廣州JJ20的“大考”,難度如何?
有歌迷表示:“感覺每道題都看過,卻每道題都不記得。比高考還認真,之前復習過的題都沒出現(xiàn),一到關鍵時刻蒙圈,這就是壓錯題的后果。”有歌迷答完題后懷疑人生,并且@林俊杰喊話:“林俊杰你夠狠,你看看那些題你自己會做嗎?”也有歌迷屢戰(zhàn)屢敗,仍摩拳擦掌:“林俊杰的答題把我沉寂已久的做題能力給激發(fā)了,我現(xiàn)在已經想做一個錯題本并復盤錯題原因了。”
據(jù)揚子晚報,記者發(fā)現(xiàn),網上已經開始出現(xiàn)了自稱是“林俊杰演唱會題庫”的商品,號稱是完整版170多道題目,售價9.99元。也有小紅書網友表示自己在微信群聊中看到有黃牛公開了林俊杰演唱會題庫,但7月11日下午,林俊杰官方粉絲團的微博@JJFederation網宣表示已經關注到有人在出題庫和截圖,整理答案,還有粉絲花錢買題庫,經過確認后決定更換全新題庫。
不過,除了通過JJ20APP購票外,常規(guī)的大麥、貓眼也是官方購票渠道,因此不會出現(xiàn)所有的粉絲都通過指定APP搶票的情況,也不是如果不通過答題就不能夠購買演唱會門票。
“答題買門票”成了新趨勢
真能防住黃牛嗎?
對很多歌迷來說,“答題買門票”已經成了常態(tài)。
除了官方途徑購票答題外,有些粉絲團的團票為了避免黃牛“入侵”也會采取答題模式。
比如薛之謙演唱會,薛之謙后援會的歌迷需要參加會員團票答題才有資格購買。有歌迷總結了歷年“入會真題”,甚至有歌迷更新“錯題本”,一到演唱會便會曬出:期末了,各位該復習復習了。
到了“考試”時,薛之謙全球后援會還會像老師一般仔細叮囑歌迷們:為避免被篩選遺漏,答題時請用簡體中文,不要使用任何標點符號!祝您答題愉快。
此前,五月天的幾個官方粉絲團也通過答題購票的方式來給老粉絲送福利,不過因為題目難、偏、怪也被一些粉絲吐槽過。2018年李宇春2018流行巡回演唱會CHRIS LEE TOUR在永樂正式售票前還做過一次模擬搶票,搶票流程就包括了答題環(huán)節(jié),答對了問題才可以選座購票,但也被一些網友吐槽“答題的時候覺得我是個假粉絲。”這次林俊杰演唱會的購票答題也有人覺得難度高,“太難了,我20年老粉,都答不上來。”
2019年,林俊杰“圣所”演唱會首次嘗試使用了答題搶票的售票模式,這次演唱會也被林俊杰的粉絲們認為是林俊杰方在千方百計的設法打擊黃牛,盡可能維護粉絲的利益,“林俊杰才是真的黃牛克星吧!”從林俊杰演唱會購票的細則來看,限制性要求確實相當多,比如購票提交訂單后賬戶會被鎖定購買庫存,五分鐘內沒有支付該票就會被釋放給下一個預約用戶,對于大量訂單重復率極高的地址、多個訂單集中一個賬號支付、多個相同IP或者規(guī)律IP、腳本操作等行為都會被JJ20 app認定為異常訂單并會被取消。
據(jù)揚子晚報,有網友表示,答題搶票的模式提高了搶票的門檻,攔住了一部分黃牛的同時也攔住了一些粉絲,有網友就稱自己雖然聽了非常多年林俊杰的歌,也特別喜歡他的作品,但是一點也不追星,明星行程動態(tài)、私人生活愛好自己完全不關心,平時也只購買歌曲專輯,這樣的答題購票模式實在是很不友好。
還有些人認為,這一搶票模式是“多此一舉”,“明明像火車票、飛機票那樣搞人臉識別實名制就能解決的,非要搞得這么復雜。”
答題搶票的銷售模式也能算是一種遏制黃牛搶票、代碼搶票的方式,但狡猾的黃牛不僅賣票還開始賣題庫,這又似乎與遏制黃牛初衷相違背。到底怎么樣才能有效遏制黃牛倒買倒賣,這題恐怕才是最難的。
為何票總出現(xiàn)在“黃牛”手里?
2023年自春節(jié)后,各大演唱會排隊官宣,音樂節(jié)扎堆預售開票,線下大型演出市場井噴式爆發(fā),但很多人都想問,演唱會這么多為什么還是搶不到票?官方平臺搶不到的票,為何總出現(xiàn)在“黃牛”手里?
據(jù)央視新聞,首先,70%的可售票,主辦方一般會將其分配至“票務代理”,除了大麥、紛玩島、貓眼三家官方授權票務平臺外,還有二級、三級甚至四級票務代理。
那么,黃牛怎么搶到票的呢?有些人說是“黃牛”,更多的是“代搶”,也可以稱其為“搶手”。觀眾將自己的賬號和身份信息提前給到搶手,搶手在開票網站上幫忙搶票,但不保證一定成功。
還有一類“黃牛”研發(fā)了搶票外掛,可以在售票開啟的第一時間搶到票,甚至形成了較完整的搶票產業(yè)鏈。但是因為用的是黃牛們的身份信息,所以這時候,“票務轉贈”的情況就出現(xiàn)了。也就是無法觀看演出的購票人,通過官方購票平臺將自己購買的門票轉讓給其他觀眾,同時修改觀演人信息。平臺設置這項功能的初衷,是為了給因有事無法到場的購票人提供便利。但這就給了“黃牛”可乘之機,“黃牛”搶到票后,再利用平臺可以轉贈的規(guī)則,將票加價賣給真正想觀看演出的人。
官方售票平臺可以屏蔽黃牛的“外掛”嗎?如果黃牛雇人“代搶”,那平臺怎么甄別呢?
記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近年來,一些“黃牛”研發(fā)了專門用于搶票的程序腳本和軟件,就是俗稱的“外掛”,以便大幅度提升在官方售票渠道的搶票成功率。
記者登錄相關社交媒體平臺發(fā)現(xiàn),有用戶發(fā)帖展示使用“程序腳本”的搶票流程,并表示可以提供“服務”。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黃牛”囤積到可用于轉贈的門票之后,會立即在相關社交平臺以“現(xiàn)票預定”的名義尋找買家,進行溢價轉售,倒賣完成后,再通過官方售票平臺的“轉贈功能”,修改觀演人信息,將門票轉贈給“溢價購票人”,完成交易。
按照文旅部門的監(jiān)管要求,官方售票平臺應以科技手段反制“惡意軟件刷票”現(xiàn)象。記者了解到,一些平臺已經在用科技手段反制。
某票務平臺安全部業(yè)務風控負責人 謝威力:目前主要通過流量清洗技術,對用戶的下單請求能做到實時識別,判斷他是不是一個真實的用戶,還是一個機器的行為。我們針對使用惡意軟件刷票的攔截率達到了99%。
除了“外掛”搶票,還有不少票務“黃牛”雇用大量“真人代拍”,通過官方票務平臺搶票,囤積票源。一些長期招收“代拍、代搶”人員的招聘信息也充斥在各類互聯(lián)網平臺。若遇到對實名制要求較高的場次或熱門演唱會,“黃牛”則會預先收取消費者的定金,部分消費者冒著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提供個人賬號和身份信息便于 “黃牛” 實施“代搶”。因為真人代搶的購票行為與正常購票行為一致,因此系統(tǒng)很難做出精準甄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級巡視員 周衛(wèi)民:“黃牛”雇人代拍搶票,扭曲了票務市場供求關系。我們要求票務銷售平臺要不斷迭代技術,有效遏制黃牛,雇人代拍搶票行為。
此外,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營業(yè)性演出一般會為必要性服務保障崗位的工作人員留出“工作票”,此類票源多為紙質票形式發(fā)放,票面信息與使用者難以準確關聯(lián),容易讓“黃牛”鉆空子。
為什么不能“強實名”?
針對“黃牛”倒票亂象,許多網友和學者呼吁,讓“實名”制覆蓋購票和演出入場核驗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要“強實名”。
對此,今年6月14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曾回復稱:演唱會門票實名制是演出主辦方為抵制“黃牛”采取的一項措施,對于打擊捂票 、囤票、 炒票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維護演出票務市場秩序。
那么,遏制“黃牛”倒票亂象,購票“強實名”有必要嗎?實施“強實名”還需要關注哪些重點問題?總臺記者專訪了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巍。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span>如果是“強實名”就意味著票在二級市場上沒法交易。既然沒法交易,就一定要有一個必要的退票的渠道。如果沒有必要的退票渠道的話,消費者這個票有個什么事情砸在手里了。
所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的規(guī)定,消費者既然可以有購票的權利,那么作為平臺來講,作為賣票方、主辦者,一定要切實保障好消費者有權利退票。
按照商業(yè)慣例來講,開場前24小時之內都是可以進行退票的。有的平臺、組織退票的時候會收取一定的手續(xù)費用,如果這個退票手續(xù)的費用超過20%的話,有可能也涉及霸王條款,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覺得退票渠道如果做好之后,才可以實行“強實名”制。
編輯|段煉 杜波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網、潮新聞、揚子晚報、央視新聞、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