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一级黄色大片,日韩在线第一区视屏,韩国作爱视频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青青草华人在线视频,国内精品久久影视免费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起底注銷手機號回收鏈條:銷售類從業(yè)者銷號情況較多,運營商無法抹除使用痕跡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0 15:04:58

◎“其實別人用過的,收回來的號碼,(使用上)也是沒有什么影響的”。據客服介紹,雖然比例不高,但若用戶屢次接到此前用戶未解綁或換綁手機號導致的騷擾電話,可通過下載相關軟件嘗試攔截。

◎一些老號段的號碼,如開頭為“135”“153”“139”的號碼中,廣告和騷擾會相對較少,很多廣告或騷擾電話的號碼開頭都是“17”“19”“16”類。

◎較為特殊的工種如銷售、廣告顧問等,也是號碼注銷較為頻繁的用戶之一?!八麄兙陀靡粋€月、倆月不就扔了,他們做廣告的?!睋€下銷售介紹,這類用戶往往因撥打較多電話被標記或被鎖定,一旦被鎖定,就要攜帶本人身份證至營業(yè)廳解鎖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梁梟    

自從電話號碼“落戶”到個人名下,銷號就變成每一個號碼被放棄前的最后動作。然而,實名制不只是出現在通信領域。隨著全網紛雜的賬戶陸續(xù)要求用戶綁定電話號碼,銷號就意味著要大量更換或解綁相關信息。

近日,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民警在社交媒體賬號發(fā)布的一則科普視頻引發(fā)軒然大波,“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的說法在社交媒體上受到廣泛關注。

為了弄清注銷后的號碼是怎樣流轉到下一位客戶,以及隨意注銷號碼有哪些風險、如何規(guī)避,4月7日至4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十余家運營商線下營業(yè)廳及分銷商門店。據記者走訪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三至四年時間沒有新號段放出,流通的號碼大多是被“多手”使用過的。運營商將注銷號碼回收后,會有幾個月至幾年不等的“冷凍期”,隨后號碼才會被投放至市場。不過,運營商不具備解綁或抹平使用痕跡的權利,需消費者自行操作。

根據分銷商介紹,通常來說,優(yōu)惠力度較大的各類“大王卡”、從事銷售類行業(yè)、有頻繁撥打電話需求的用戶往往是注銷的頻發(fā)區(qū)。每經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線下門店已經停售有通話時長的大流量卡,但仍有不可接打電話的流量卡出售。

至于如何規(guī)避風險,單從號碼上看,開頭為“135”“153”“139”的號段屬于“老號”;“193”“190”“197”“196”“192”開頭號碼則相對較新,是不少推銷類電話較為常見的開頭。此外,除了在銷號前盡量解綁或換綁號碼,攜號轉網也是應對“解綁煩惱”的方式之一。

多家線下店貼出提醒告示 已有三四年未出新號段

“新用戶入網需(須)知:本廳所有號碼為信用號碼,號碼均為重啟號碼,如遇收到前容(用)戶預留業(yè)務的電話或信息,應立即明確告知來電方此號碼客戶已注銷,現在是我本人使用,停止一切關于前客戶辦理業(yè)務方的電話或短信騷擾。”

“因號碼資源有限,您購買的號碼可能為重啟號碼。若無法用該號碼注冊第三方服務,請您及時與第三方企業(yè)溝通處理。”

北京某移動線下營業(yè)廳內張貼的新用戶入網告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4月7日至4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十余家銷售電話卡的分銷商及三大運營商線下營業(yè)廳發(fā)現,多家門店張貼了諸如此類的提示。業(yè)務辦理窗口上張貼的通知有時錯漏頻出,在一墻的廣告中顯得并不起眼,而這樣的信息已難以推斷張貼的時間。

北京某電信業(yè)務分銷商貼在店內的告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溯源門店提示時間很難,重啟號碼被大眾輿論熱議的時間卻很清楚。

今年“清明”假期期間,一則“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刷屏,通過熱搜成為廣大網友新的談資。隨后,在媒體和社會輿論的關注之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官方客服都回應了重啟注銷手機號碼一事。

中國移動官方客服稱,移動號碼銷戶后存在90天“冷凍期”,“冷凍期”過后,號碼會再次進入號碼庫用于后續(xù)向市場投放。中國聯通客服也表示,注銷后的號碼確實會被重新投放進“號碼池”,但被投放時間無法確定。中國電信客服人員則表示,用戶的手機號注銷后會有90天的凍結期限,此后才可能被重新投入市場,至于后續(xù)是否會被投放、有沒有投放,暫無法確定。

4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運營商線下門店。據北京某電信營業(yè)廳工作人員透露,注銷的號碼回到號碼池后至少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會發(fā)放給下一位用戶。記者通過電話追問能否買到首次使用的號碼時,該客服稱“無法保證”。不過,她也建議,有這類需求的消費者可前往營業(yè)廳辦理號碼并提出開新號的要求,具體需看營業(yè)廳如何辦理。

“其實別人用過的,收回來的號碼,(使用上)也是沒有什么影響的”。據該客服介紹,雖然比例不高,但若用戶屢次接到此前用戶未解綁或換綁手機號導致的騷擾電話,可通過下載相關軟件嘗試攔截。

從走訪情況來看,對業(yè)內來說,運營商回收號碼和再次銷售確實是事實,而且很常見。消費者如果對此心存顧慮,該如何分辨重啟號碼?銷售多家運營商電話卡的分銷商劉心告訴每經記者,要分辨這類號碼很難。

據了解,無論是聯通、移動還是電信均有重啟號碼,且目前已有近三四年的時間未出現新號段。不過,劉心及多位業(yè)內人士也指出,一些老號段的號碼,如開頭為“135”“153”“139”的號碼中,廣告和騷擾會相對較少,很多廣告或騷擾電話的號碼開頭都是“17”“19”“16”類。劉心直言,根據自己的賣號經驗,買長期使用的號碼和從事銷售類、幾個月就換卡的用戶不同,建議在開號時仔細挑選。

運營商不具有解綁或抹除使用痕跡的權利

其實,“二次放號”甚至“多次放號”由來已久,此次引發(fā)網友熱烈討論,還是與近年來大量網站、APP、金融賬戶均需綁定手機賬號,且可通過手機號碼以收驗證碼的形式登錄賬戶進行更多操作有關。

根據多家營業(yè)廳工作人員及分銷商反饋信息,購買電話號碼的消費者擁有號碼使用權,一旦將其綁定至APP或賬戶就屬于個人隱私,運營商不具備查詢、解綁或抹平使用痕跡的權利。用戶可在全國電話卡“一證通查”查詢更多的綁定信息,但也無法全面覆蓋。

圖片來源:網站截圖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就指出,目前“一證通查”僅支持16個頭部應用。從使用量來看,這16個頭部應用幾乎可以占到所有APP使用量的95%以上;但這些應用在APP總量中的占比很低。加上很多用戶注冊某些應用后就幾乎很少登錄,難以統(tǒng)計個人號碼綁定的APP。

付亮進一步分析稱,在諸多網絡實名制注冊工具中,“手機號+驗證碼”是最容易實現的一個,也是最被廣泛使用的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公司APP的驗證碼并不是由電信運營商發(fā)出,運營商僅提供了短信通道,也并非所有APP均支持注冊用戶注銷。

至于消費者最擔憂的支付環(huán)節(jié),據付亮介紹,無論是銀行APP還是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工具,都有比“手機號+驗證碼”更嚴格的實名認證環(huán)節(jié)。若較長時間未使用或更換了使用終端,廠商都會要求使用者重新實名認證。一旦實名認證通不過,就很難發(fā)生支付行為。

“這樣,獲得復用手機號的用戶也不能轉走原使用者在銀行賬戶中的錢。近幾年,在反詐的要求下,支付工具明顯提高了支付環(huán)節(jié)的安全標準,基本上堵住了復用手機號用戶接觸到原號碼主人資金的渠道。”付亮稱。

不過,“錢袋子”守得住,個人信息就未必了。

在付亮看來,由于大量網站支持“手機號+驗證碼”的登錄方式,獲得重啟手機號的用戶可通過“手機號+驗證碼”登錄之前用戶注冊的網站。若這些網站存儲有個人隱私信息,就可能導致信息泄露。不過他也表示,存儲有隱私信息的網站在讀取數據時,大多要求提供“姓名+身份證”等升級的安全驗證信息,重啟手機號的用戶并沒有這些信息。

不過也要看到,部分小規(guī)格APP對姓名、身份證號、密碼等隱私信息的保護力度不夠,不法分子拿到這些信息,再加上“手機號+驗證碼”,就可能登陸前主人使用的多個APP。

“但這并不可怕。從用戶注銷手機號到運營商二次投放市場,有三個月以上的間隔期,間隔期越長,信息的價值越小,因泄密給用戶帶來的影響也會快速衰減。”

針對這一現象,付亮提出了幾點建議:管理部門需充分認識到安全級別的強弱;“手機號+驗證碼”可用于實名制登錄,但不能用于支付環(huán)節(jié)安全的驗證。同時,應強化APP的登錄異常判定,減小網絡實名制的范圍,盡可能避免沒有管理能力的團隊拿到用戶的實名信息。

對個人用戶來說,應對密碼分級設置、盡可能少在互聯網平臺存儲隱私信息。此外,注銷手機號碼時,還應盡可能將銀行、互聯網支付工具的關聯手機號碼修改為新的正在使用的號碼,以便第一時間收到官方提醒信息和驗證碼。

實名&限制開號數量,哪類用戶頻頻注銷號碼?

其實,自從電話卡進入實名制開卡時代,來自報刊亭、街頭小販或其余渠道的“僵尸卡”明顯在減少。營業(yè)廳也會反復提示,電信業(yè)務經營者應全面落實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制度,承擔對代理商落實實名制的管理責任,明確有關違約處置措施。建立電話用戶開卡數量核驗機制和風險信息共享機制,不得超出限制規(guī)定的數量辦理電話卡。

至于具體限制數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中獲悉,目前三大運營商對每個用戶實名辦理電話卡的數量都有一定要求,如每位用戶最多同時擁有五張移動電話卡;三大運營商電話卡合計不能超過十張。

北京某中國聯通營業(yè)廳內的通知欄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楊卉攝

在此背景下,哪些號碼或用戶仍是注銷“高頻區(qū)”?

從走訪情況來看,“物聯網卡”(運營商為物聯網服務企業(yè)提供的用于智能終端設備聯網的,僅面對企業(yè)用戶進行批量銷售,廣泛用于共享單車、移動支付、智能城市、自動售賣機等領域,不面向個人用戶)后,優(yōu)惠力度較大的“大王卡”或“流量卡”(低月租、高流量、部分有合約期且限量上架的電話卡)成為注銷頻發(fā)的場景之一。這類電話卡往往以線上銷售為主,憑借較低的資費和大流量來獲取青睞。

圖片來源:網站截圖

以電信“櫻桃卡”為例,根據產品介紹,該卡合約期為12個月,月資費為29.9元,含155G的通用流量+30G定向流量+100分鐘通話時長。在電信資費易升難降的當下,這樣的宣傳確實很易打動消費者的心。然而,這類電話卡也有不少隱藏“套路”,如合約期到期后是否續(xù)約還要看運營商政策;網速受限;使用一段時間后套餐價格上漲;網上注冊有信息泄露風險;需充值才能使用等。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對消費者來說,一旦套餐漲價不再優(yōu)惠,或出現其他使用問題,只有攜號轉網和注銷號碼兩個選擇,因此“注銷便捷”往往也成為這類電話卡的賣點之一。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21年,有關部門就曾發(fā)布通知,強調凡是實施非法辦理、出租、出售、購買和囤積電話卡、物聯網卡以及關聯互聯網賬號的相關人員應停止相關行為,并于2021年6月底前主動注銷相關電話卡、物聯網卡以及關聯互聯網賬號。

去年3月,一張“加強互聯網卡銷售管控的通知”的截圖在“卡販子”的文案及社交媒體上流傳。根據截圖內容,去年4月起,優(yōu)惠后實收不低于29元/月、總流量最高135G(含定向流量)入網預存不低于50元的電話卡成為重點監(jiān)管對象。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然而,在走訪線下電話卡銷售門店的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不少店鋪內張貼著廣告,涉及有通話時長,可接打電話的大流量卡。雖然進一步詢問后被告知這類電話卡目前已經下線,但仍有不可接打電話的流量卡出售。

根據銷售人員介紹,這類流量卡的月租價格大多在19元/月至50元/月之間,每月流量基本超過100G或不限,開卡也需實名辦理,部分流量卡還會收取一定卡費。

某線下分銷店內的流量卡廣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除了流量卡,較為特殊的工種如銷售、廣告顧問等,也是號碼注銷較為頻繁的用戶之一。“他們就用一個月、倆月不就扔了,他們做廣告的。”據線下銷售介紹,這類用戶往往因撥打較多電話被標記或被鎖定,一旦被鎖定,就要攜帶本人身份證至營業(yè)廳解鎖,每人僅可解鎖三次。超過規(guī)定次數后號碼無法解開,需進行銷號處理。

4月8日,當記者以廣告、銷售從業(yè)者身份咨詢某運營商線下營業(yè)廳時,有門店工作人員透露,除了通過個人身份證開通電話號碼,有需要的企業(yè)也可憑借營業(yè)執(zhí)照及多名員工身份證開通號碼。通過這一模式,電話卡可在企業(yè)員工之間流通,用卡需求較多的員工可以使用其余員工名下的電話卡,離職時也無需自行注銷電話號碼。

(文中“劉心”為化名)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手機號 運營商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