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視界 2024-10-15 11:58:19
2024年,低空經濟“很忙”。
8月22日,我國首架載重超3噸的大型無人運輸機——SA750U在陜西靖邊無人機專用測試機場首飛成功;9月6日,2024低空經濟發(fā)展大會在蕪湖舉辦,更新迭代不辭晝夜;10月12日,四川省委專題會議強調,低空經濟已迎來提速蓄勢、深度聚能、大有可為的重要窗口期,要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經濟發(fā)展高地……
低空經濟產業(yè),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以低空為舞臺,載人、載貨正在頻繁上演,外賣配送、觀光旅游、電力巡檢、農業(yè)植保……風口之上,由低空經濟織就的網,越來越密。
12年前的一期《科幻世界》雜志中,曾描述過這樣一幅場景:龍介家所在的樓層停放著一輛空中的士,他跳進機內,將信用卡插進卡座。系統(tǒng)提示,時速700千米,十五分鐘后到達,費用兩萬五。
上文中的“空中的士”,就是低空經濟重要一員。“空中的士”,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它在城市空中交通(UAM)、旅游觀光、醫(yī)療救援等多個方面潛力巨大。
以深圳—珠海路線通勤為例,假設每年出行18250次,每次乘坐收費300元,預計單條路線eVTOL將貢獻年收入547.5萬元。如果全國開通3800條eVTOL通勤路線,該場景將貢獻營收約208億元人民幣。
各類“空中的士”商用場景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從試飛到普及應用,“空中的士”還要“飛躍”幾座高山,但低空經濟另一代表——無人機卻已日漸成為“大玩具”。
除了玩法多樣的航拍無人機,市場潛力和應用范圍更大的,還屬工業(yè)無人機。外賣無人機可以將原本1小時的配送時間縮短至十幾分鐘;貨運無人機每天的派單量可以是陸地派送員的3—4倍;低空載人運輸正在“解鎖”城市三維立體化交通網,無人機也忙碌穿梭于地形測繪、3D建模、監(jiān)控施工、災害救援搜索的現(xiàn)場。
乘勢而起,無人機相關專業(yè)也成為性價比超高、“錢”景廣闊的新興“工科之王”。目前,已有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民航大學等在內的20多所高校開設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tǒng)工程專業(yè)。
隨著無人機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2019年,無人機駕駛員被國家職業(yè)分類大典正式“收編”。同時誕生的,還有一大批培訓無人機駕駛員的機構,他們的培訓價格通常在1萬~2.5萬元之間。在各種社交軟件上,“無人機飛手”熱衷分享考取CAAC無人機執(zhí)照的經驗。
各式各樣的無人飛行器終將抵達它們的港灣,只是在破風前行的路上,注定會遇到氣流顛簸。
普通人要想搭上這趟駛向未來的航班,首先要面對的便是價格問題。比如,上海浦東至江蘇昆山航線62公里的路程,直升機定價在1600元,折合每公里25.8元。對于普通上班族來說,能否承擔得起?
當然,打“飛的”的價格,受制于飛行載具、維修運營等成本。按照沃飛長空估計,當運營成本更低的eVTOL普及后,其打“飛的”的價格會下降到網約車專車的2—3倍。若是按照目前成都至綿陽134公里路程、網約車專車370元計算,未來打一次“飛的”的價格預估最少只需要740元,折合每公里5.5元。
在低空經濟發(fā)展成熟后,一座城市上空可能會有數(shù)千、上萬甚至幾十萬架飛行器同時運行,低空飛行器的安全和高效運行如何確保?充電樁、停機坪、起降點等配套設施又該如何完善?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制約著低空經濟的發(fā)展。
低空經濟要想“飛得高”,新能源技術、無人駕駛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迭代更新至關重要。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fā)的高比能氫混動力電源,為無人機提供更優(yōu)動能;浙江一家企業(yè)研發(fā)9座混動飛機,能降低70%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
低空經濟要想“飛得穩(wěn)”,政策體系、行業(yè)規(guī)范以及管理機制的保駕護航必不可少。由民航局牽頭,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UOM)于年初正式上線;前不久,全國性的低空經濟產業(yè)聯(lián)盟——中國低空經濟聯(lián)盟成立;包括《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等在內的法律法規(guī),也在密集完善中。
一頭緊牽制造業(yè),一頭密接數(shù)字經濟、新消費業(yè)態(tài),科技含量高、創(chuàng)新要素集中的低空經濟仍在蓄勢。根據(jù)中國民航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guī)模將達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
隨著發(fā)展低空經濟的決心和底氣的加碼,四川也加入“天空之城”的建造,在巴蜀大地尋找自己的“停機坪”。在全國20個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qū)中,四川擁有自貢、彭州兩個試飛基地,并計劃在2027年建成20個通用機場和100個以上垂直起降點。
低空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低空基礎設施的保障,打造“四川造”無人機與“空中的士”品牌也是重頭戲。具體來看,2023年成都航空制造產業(yè)總規(guī)模已突破千億元大關,在工業(yè)無人機領域聚集了中航無人機、縱橫股份、騰盾科技等產業(yè)鏈上下游企業(yè)110余家,年均增速超20%,上市企業(yè)數(shù)量位居全國第三,產業(yè)規(guī)模位居全國前列;在幾家已被受理的eVTOL企業(yè)中,四川已經拿下了兩家:沃飛長空的全球總部落地成都,自貢獲得了沃蘭特的投資并且會在當?shù)亟ㄔOVE25的制造工廠。
沃飛長空估計,2026—2030年,普通市民將逐步體驗到空中交通帶來的便利。
如果說四川在低空經濟的產業(yè)鏈邁進了全國的前沿方陣,那么成都則走在了四川的最前沿。從地勢來看,地處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擁有較為開闊的平原和低丘陵地區(qū),為低空飛行提供了良好的空域資源。如何打造高頻使用場景?成都正在加速完善飛行汽車起降基礎設施建設。在2019—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專利有效量集聚TOP50城市排行榜中,成都居第5位。
要在低空經濟的萬億藍海中脫穎而出,四川除了我國航空制造重地的身份,還離不開一套不同場景的“組合拳”。要將局部試點拓展到全域通航,加強與重慶方面的空域合作,推進低空空域互聯(lián)互通,共同打造成渝“空中高速公路”;建設飛行保障高地,從“飛不起來”向“飛得安全”轉變;要建設低空技術創(chuàng)新高地,打通從實驗室到大市場的瓶頸制約。
萬億級新賽道上,低空經濟正振翅高飛。
【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邊雪 馬曉玉 編輯/郭書瓊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